|
![]() * 星
星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有点儿与众不同,比如家长鼓励女孩子要淘气,争第一,不该受性别局限等。星星爸爸在某公司当经理,从来对女儿都是笑脸,批评的时候也严厉不起来。星星在妈妈工作的学校上小学,妈妈在学校当办公室主任,所以星星备受老师们的关照。 案例中星星的家长觉得女儿进入初中后性格变得逆反了,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管教,其实这种现象在上初中的孩子身上是很普遍的,只是程度上会有所区别。刚刚上初中的孩子,生理开始发育了,心理上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孩子不听话了,甚至还可能与家长“对着干”。这种现象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逆反心理”。这时的孩子,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,知识面的增加,内心世界丰富了,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,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,遭到父母的反对,得不到父母的理解,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,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。此时,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、生理变化,一味简单、生硬地管教,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。那么家长该如何面对孩子此时出现的一些叛逆现象呢? 方法1: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,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,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。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,自作主张;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。这个时期的孩子,由于缺乏生活经验,不能恰当的理解“自尊”的含义,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做成人。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,无微不至地“关怀”,啰啰嗦嗦地“叮咛”,他就会厌烦,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,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,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。 但是,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,家长必须学点儿心理学知识,尤其是儿童心理学。初中孩子逆反心理关生的原因有三种:一是此时的孩子对一些大人禁止他们接触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,例如,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爱批评,他们就越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;二是对立情绪,他们在家长眼中还是小孩子,家长对待他们还是采用对待小孩的态度,面他们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,就会觉得家长啰嗦,或者不信任自己,从而 对家长产生对立情绪;三是他们想通过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个性,吸引别人的注意。 要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,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,循循善诱,进行教育。家长更应该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,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,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,是求知的动力。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,是孩子智慧的火花,创造的源泉。家长只有充分理解了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和特点,才能因势利导,促其成才。 方法2: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差,情绪容易激动,一旦他们与家长意见不合,就可能会顶撞家长。当孩子与家长顶嘴时,家长即使心里瑞不满,也要保持冷静,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不能一看到孩子顶嘴就大发雷霆、火冒三丈,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。因为这样做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,反面会使得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。在这种情况下,家长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,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,等到孩子气和之后现来和他讲道理。 另外,兵仪素质教育指出青春期的孩子要面子,家长还应该批评孩子的分寸和场合。如果家长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,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,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,他们也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尊严顶撞父母,这产家长和孩子都会尴尬。孩子做错了事,家长应该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,针对眼前的事情和他们讲道理,而不要老账新账一起算,甚至贬低挖苦孩子,贬损孩子的人格,这样做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。 |